襄武秧歌-武乡秧歌【山西特产】【长治特产】
襄武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襄武秧歌,又称襄垣秧歌、武乡秧歌,兴起于襄垣、武乡交界地区的十八村,流行于晋东南大部分地区,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。
襄武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,早先称之为“挑高”秧歌,后在当地说唱艺术、民间歌舞的基础上,吸收西火秧歌、上党梆子等艺术成份,逐渐兴盛发展起来。清咸丰年间,艺人田维等组织自乐班、同乐会等半职业秧歌班社,将《刘芳舍子》、《小姑不贤》、《摘豆角》、《闹洞房》等剧目搬上舞台,成为地方戏曲剧种。光绪十五年(1889),襄垣县上良村艺人王福锁集襄垣西营、城底、上良、下良、白杨岭、韩唐、店上、源头、果沟和武乡上合、下合、北漳、监漳、陌峪等18个村的自乐班,组成第一个秧歌职业班社,称为“十八村秧歌班”,排演大型蟒靠戏《河灯会》、《富贵图》等,于是出现了在同一出大戏中“官唱梆子,民唱秧歌,花脸(不包括小花脸)唱梆子,生旦唱秧歌”的秧歌与上党梆子交错演唱形式。民国初,秧歌大兴,班社林立。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县公款局出钱,豪绅经营的官秧歌改良班、天义班、三元班等和武乡的鸣凤班、鸣胜班、永乐义等及屯留的安乐现、长子的安乐义等。
襄武秧歌唱腔最初为民间小调,后来吸收上党梆子的音乐成分,逐渐发展为拥有十二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的地方小剧种,早期角色以“三小”即小生、小旦、小丑为主,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须生、青衣、花脸等行当。表演上讲究唱功和做功,道白以上党方言为主。现存传统剧目150多部、现代戏250多部,剧情简单,语言质朴,表演生动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
本文地址:http://xiaochi234.com/2366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网络,由 特产大全 小编整理。版权归 原作者 所有,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 小吃培训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网络,由 特产大全 小编整理。版权归 原作者 所有,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 小吃培训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